溫州網訊 今年73歲的管新民是我市知名攝影家,盡管年事已高,且有聽力障礙,但身殘志堅,長期用手中的相機創作大量精品,近年來還學無人機航拍,最近又迷上了做短視頻……
管新民說自己就是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,喜歡嘗鮮,他的人生格言是:生命不息,學習不止。本期《體育·華章》帶你走進這位市體育局特約攝影記者的光影世界。
管新民出生于1948年,市區人,年輕時喜歡借朋友相機拍、自己攢錢買相機,都是拍著玩,真正學攝影、搞拍攝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。可能是小時候在溫州三中讀書曾上過美術興趣班,他特別喜歡色彩和構圖,讓他后來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。
上世紀60年代,管新民是市自動化儀表廠的一名工人,工資不高。“當時有朋友開照相館,我就跟他借海鷗相機,自己摸索,外出旅游的時候拍風景和人像。”管新民說,當時用的是膠卷,他在暗房里自學洗照片、上彩色。他依然清晰地記得,他買的第一臺照相機是紅梅135,花了他2個多月工資。“那個年代,小年輕談戀愛脖子上掛個相機很時髦,后來,結婚后,要忙于工作和養家,我就很少拍照。”
當學徒工人做模具,后來跟師傅學維修手表,再到后來他干脆自己辦廠做手表,管新民對自己不會的事情特別感興趣。
可是,在管新民48歲那年,因工作辛勞,加上耳神經血管狹窄,他突患神經性耳聾,而且是不可逆的,管新民就此落下殘疾,為聽力一級殘疾。從此,他不得不雙耳戴上助聽器,至今戴了20多年。
2004年,勞碌半輩子的管新民把廠里的生意交給女兒打理,56歲的他退休了,他開始有了更多時間追尋自己最喜愛的攝影,參加溫州市老年大學攝影班,正式開始學攝影,并癡迷其中。
在老師徐瑞新的指導和影友胡秀蘭等的幫助下,管新民系統地學習攝影理念、構圖知識等,并且邊學習邊實踐,攝影水平飛速提升。此后,他走近祖國山川河流,深入平凡生活,不論酷暑嚴寒、刮風下雨,總是扛著“長槍短炮”穿梭在人群中,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。
2009年,短短五年時間,他憑借屢獲大獎的攝影作品,成功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。“想進攝影‘國家隊’,需要在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攝影大賽中至少4次得獎。”管新民說。2015年,市委宣傳部授予他“溫州十佳攝影師”榮譽稱號,2019年市委宣傳部授予他溫州市第二屆“最美溫州人 最美殘疾人”榮譽稱號。他拍攝的《神兵天降》等多幅作品屢獲國家級、省級攝影比賽大獎。2019年1月,《管新民個人攝影展》在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舉行,這也是老干部攝影家協會成立25周年來,第一次為個人舉辦影展。
攝影技術好,拿獎拿到手軟,背后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付出。攝影圈有句話講,搞攝影是個體力活。管新民說,可能得益于退休前常在雪山(現景山公園)上跳健美操、廣場舞,他的身體素質很好,這也是他的網名“雪山飛舞”的由來。
“他喜歡拍體育題材照片,拍田徑短跑,他為了拍動感,有時候跑得比選手還快;拍龍舟比賽,他曬得比運動員還黑。”女兒管澄環介紹。最有意思的是,有一次父親想拍動物,他在一個月時間里,每天都去溫州動物園給各種動物拍照。“最后,弄得動物園的猴子都跟他很熟了。”管澄環笑著說。
管澄環告訴記者,父親對攝影的專業、執著精神值得年輕人學習,但是他畢竟70多歲了,又有聽力障礙,家人都很心疼他。2019年,管新民到冰島去拍極光,就在準備回家前的第三天摔了一跤,出于本能,他沒有讓手中的相機落地,而是右手手肘撐地,結果導致肩部岡上肌斷裂,他綁上繃帶回溫州做手術。
無人機航拍是近年來開始流行的拍攝技術,這對于喜歡求新求變的管新民來說,求之不得。當時,無人機很貴,他毫不猶豫掏錢買;不會操作沒人教,他就自學,琢磨無人機說明書,并向影友虛心求教。2015年,他成為我市最早一批無人機航拍“飛手”,至今已經用過9臺無人機。“最開始兩臺機子便宜點,要五六千元一臺,后面的都要一萬多元,中間有兩臺掉到水里,就當學費了。”他說。
去年開始,管新民又迷上了短視頻的拍攝、制作,他專門花了幾千元購買了網課,學習視頻制作技巧。前不久,他拍攝制作的作品《大地指紋》獲得溫州市首屆“發現鹿城之美”短視頻大賽優秀獎。不過,短視頻的后期制作特別耗費精力,尤其是管新民有聽力障礙,給視頻配音樂對他來說就是很大的問題,雖然辛苦,但他樂在其中。
“我喜歡新鮮的事物,癡迷攝影,我不會的東西就想方設法學會。相機、無人機航拍、短視頻,以后還有新鮮的東西出來,我還會繼續學習,一直學到老。”管新民這樣解釋他的人生格言“生命不息,學習不止”。
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駕駛員指定考點廣東省考試點
免費咨詢各課程費用及行業前景
手機 : 18688828775(同微信)
工作時間 :周一至周日 09:00 - 18:00
地址: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運軟件小鎮60棟2樓/74棟
掃碼關注公眾號
?版權所有 2014-2022 全球鷹無人機(深圳)有限公司 粵ICP備15078881號